挽杨太安人

早共夫君挽鹿车,韶仪淑德世谁逾。 子承慈训登朝着,孙服遗休剖郡符。 八帙遐龄今古少,五花封诰宠恩殊。 登堂我忆曾瞻拜,丘陇何当奠束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挽鹿车:指夫妻共乘一辆车,比喻夫妻和睦。
  • 韶仪:美好的仪态。
  • 淑德:美德。
  • 世谁逾:世上无人能超越。
  • 承慈训:接受母亲的教诲。
  • 登朝着:指儿子做官。
  • 服遗休:继承遗志。
  • 剖郡符:指担任地方官职。
  • 八帙遐龄:指八十岁的高龄。
  • 五花封诰:指皇帝赐予的荣誉封号。
  • 宠恩殊:特别的宠爱和恩典。
  • 登堂:指进入厅堂,表示尊敬。
  • 瞻拜:敬仰和拜见。
  • 丘陇:指坟墓。
  • 奠束刍:指祭奠时放置的祭品。

翻译

早年与夫君共乘一辆车,她的美好仪态和美德世上无人能超越。儿子接受了她的教诲成为官员,孙子继承了她的遗志担任地方官职。她享年八十岁,这样的高龄在古今都是少有的,皇帝赐予的荣誉封号显示了她特别的宠爱和恩典。我曾尊敬地进入厅堂瞻仰和拜见她,现在她的坟墓前我放置祭品以示敬意。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一位女性的美德和家族的荣耀。通过描述她与夫君的和睦生活、她对儿子和孙子的教诲和影响,以及她长寿和受到的皇家荣誉,展现了她的一生是多么的辉煌和受人尊敬。诗中流露出对这位女性的深深敬意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女性美德和家族荣誉的重视。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