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林文恢教授

蔗境优游味正浓,黄梁一梦蕙帷空。 菊松三径悲元亮,桃李诸生哭马融。 高冢麒麟秋草里,穹碑赑屃夕阳中。 贤郎无限思亲泪,洒向西风恨不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蔗境: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 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
  • 黄梁一梦:比喻虚幻的梦境或转瞬即逝的好事。
  • 蕙帷:用蕙草编织的帐幕,这里指美好的居所。
  • 菊松三径:指隐居的地方,常种菊花和松树。
  • 元亮: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的隐逸诗人。
  • 桃李诸生:比喻学生或弟子。
  • 马融: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以教授学生著称。
  • 高冢麒麟:指高大的坟墓,麒麟象征吉祥。
  • 穹碑赑屃:高大的石碑,赑屃是传说中的一种力大无穷的神兽,常用作碑座。
  • 贤郎:对他人儿子的敬称。
  • 西风:秋风,常带有萧瑟、凄凉的意味。

翻译

在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悠闲自得,滋味正浓,却如黄梁一梦,美好的居所转眼成空。 隐居之地,菊花与松树环绕的小径,为陶渊明的离去而悲叹; 众多学生为马融的逝去而哭泣。 高大的坟墓在秋草中显得孤寂,巨大的石碑在夕阳下显得沉重。 贤郎无限思念亲人的泪水,随着秋风飘洒,心中的恨意无穷无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蔗境”与“黄梁一梦”的对比,突出了人生美好与虚幻的矛盾。后文以陶渊明和马融的典故,进一步以隐逸与教化之人的逝去,来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结尾处,贤郎的泪水与西风相结合,强化了哀思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