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吉甫韵二首春草

似与东君有夙期,阳回便觉蔼晴熙。 幽情径路无媒处,诗思池塘入梦时。 极浦含烟萦别恨,小窗交翠惬吾私。 宦途未了红尘债,醉藉芳茵知是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君:指太阳。
  • 夙期:旧时的约定或期望。
  • 阳回:阳光回暖。
  • 蔼晴熙:晴朗和煦。
  • 幽情:深藏的情感。
  • 径路:小路。
  • 诗思:作诗的思路或灵感。
  • 池塘入梦:指梦境中出现池塘,常用来比喻诗意的想象。
  • 极浦:遥远的水边。
  • 含烟:烟雾缭绕。
  • 萦别恨:缠绕着离别的恨意。
  • 交翠:交织的绿色。
  • 惬吾私:满足我的私心或喜好。
  • 宦途:官场生涯。
  • 红尘债:世俗的债务或牵绊。
  • 醉藉芳茵:醉卧在芳香的草地上。

翻译

仿佛与太阳有着旧时的约定,阳光一回暖,便觉得天气晴朗和煦。深藏的情感在小路无媒之处,作诗的灵感在梦中池塘边涌现。遥远的水边烟雾缭绕,缠绕着离别的恨意;小窗前交织的绿色,满足了我个人的喜好。在官场生涯中未能了结世俗的牵绊,醉卧在芳香的草地上,不知是谁的境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草地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涯的无奈。诗中“幽情径路无媒处”和“诗思池塘入梦时”等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末句“宦途未了红尘债,醉藉芳茵知是谁”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