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施设:措施,指治理的方法和政策。
- 经史学:指古代的经典和历史,这里指的是深厚的学问基础。
- 吏民思:指官员和百姓的思念。
- 王曾志:王曾,北宋名臣,以清廉著称,这里指张东海的志向与王曾相似,即廉洁奉公。
- 叔子碑:叔子,即羊祜,西晋名臣,有“叔子碑”记载其功德,这里比喻张东海的功德将永载史册。
- 拟招诗:指模仿古代招魂诗的形式,为死者作诗,这里表示张东海的精神永存,无需招魂。
翻译
南安的大守众多,但谁能像你这样拥有自己的祠堂。 你的治理方法和政策都根植于深厚的经史学问,你的生死都牵动着官员和百姓的心。 你一生不辜负像王曾那样的志向,你的功德将像叔子碑一样永不被磨灭。 你的遗像依然栩栩如生,仿佛未曾离世,何须再写招魂的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张东海的深切敬仰和怀念。诗中,“施设总根经史学”一句,既赞扬了张东海深厚的学问基础,也肯定了其治理地方的才能和政策。而“死生均系吏民思”则体现了张东海在百姓心中的重要地位。后两句通过对王曾和叔子碑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张东海的清廉志向和功德不朽。最后,诗人认为张东海的精神永存,无需招魂,表达了对张东海永恒的纪念和敬意。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宿车盘驿和陈文耀方伯韵 其二 》 —— [ 明 ] 黄仲昭
- 《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 》 —— [ 明 ] 黄仲昭
- 《 谢友人惠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其一 》 —— [ 明 ] 黄仲昭
- 《 下皋杂咏 》 —— [ 明 ] 黄仲昭
- 《 送张先生进实录回任河间得尊字 》 —— [ 明 ] 黄仲昭
- 《 游钟山和同寅潘应昌韵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和答郑司训赏莲诗并订重游之约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宋宗室郯勤孝王墓樟树图二首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