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戊午春正月十三日舟次淳安春霖不止进士维扬张君凤举方知县事以灯节燕予酒后赋此纪事兼致谢意
令尹相招作上元,连朝春雨客心烦。
遥看渔火乘村暗,不见星毬照市繁。
宦鞅未须惊节候,人情犹喜近乡园。
太平风物扬州盛,赢得清宵一晤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弘治戊午:指明朝弘治年间的一个戊午年。
- 上元:指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
- 春霖:春天的连绵细雨。
-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 星毬:指元宵节时放的灯笼,形状像星星。
- 宦鞅:指官场生涯,比喻为束缚。
- 节候:时节,这里指元宵节。
- 乡园:家乡。
- 太平风物:指和平时期的景象。
- 晤言:会面交谈。
翻译
县令邀请我共度元宵节,连续几天的春雨让我这个旅人感到烦躁。远远望去,渔船上的灯火在昏暗的村庄中闪烁,却看不到元宵节时繁星般的灯笼照亮市场。虽然官场生涯让我感到束缚,但我并不因此而惊慌失措,因为人们仍然喜欢接近家乡。和平时期的扬州景象繁荣,让我在这样一个清静的夜晚得以与县令交谈,感到十分愉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元宵节期间因春雨连绵而感到的烦躁,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时期繁荣景象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比渔火与星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最后,诗人通过与县令的交谈,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