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丁右武稍迁南仆丞怀仙作

斯人负高概,情艺蔼纷饶。 触邪注冠影,雅志在公朝。 衣服近吾身,有如裘与蕉。 升蕉有凉燠,寒裘终不凋。 斯人乃可去,将无念霜朝。 西回太行轴,南纵广陵桡。 有客从琅琊,从君独酌谣。 巾带若山人,玉钩横在腰。 他人富贵媚,斯人贫贱骄。 山中读道书,玉女时相娇。 但令有真骨,数至自飘飖。 灵阿发昭辉,逸驾动鸣椒。 云冥深秀资,霞延仙隐标。 庶反山中驾,聊用倚逍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概:高尚的气概。
  • 情艺:情感和才艺。
  • :和蔼,温和。
  • 纷饶:丰富,繁多。
  • 触邪:触动邪恶,指正直不阿。
  • 注冠影:注视着官员的冠冕,意指关注朝廷大事。
  • 雅志:高尚的志向。
  • 公朝:朝廷。
  • 裘与蕉:裘皮和蕉麻,比喻贵贱不同。
  • 升蕉:指蕉麻制成的衣物。
  • 凉燠:凉爽和温暖。
  • 寒裘:寒冷时的裘皮。
  • 霜朝:寒冷的早晨。
  • 太行轴:太行山的轴线,指山脉。
  • 广陵桡:广陵的船桨,指船只。
  • 琅琊:地名,今山东临沂。
  • 独酌谣:独自饮酒时的歌谣。
  • 巾带:头巾和腰带。
  • 山人:隐士。
  • 玉钩:玉制的挂钩。
  • 贫贱骄:虽贫贱但有傲骨。
  • 道书:道教的书籍。
  • 玉女:道教中的仙女。
  • 真骨:真正的气质或品格。
  • 飘飖:飘动,形容自由自在。
  • 灵阿:灵山,指仙境。
  • 昭辉:明亮的光辉。
  • 逸驾:超凡脱俗的车驾。
  • 鸣椒:椒树的响声,比喻仙境的声音。
  • 云冥:云雾深邃。
  • 深秀资:深邃秀美的资质。
  • 霞延:霞光延展。
  • 仙隐标:仙人隐居的标志。
  • 庶反:或许返回。
  • 山中驾:山中的车驾,指隐居生活。
  • 倚逍遥:依靠逍遥自在。

翻译

此人拥有高尚的气概,情感和才艺丰富而温和。他正直不阿,关注朝廷大事,怀有高尚的志向。衣服虽是身外之物,却如同裘皮与蕉麻,象征着贵贱不同。蕉麻衣物随季节变化,而寒裘始终不变。此人即将离去,或许会怀念那寒冷的早晨。他西行穿越太行山,南下乘船至广陵。有来自琅琊的客人,独自饮酒唱歌。他穿着山人的服饰,玉钩横挂在腰间。他人或许富贵而媚俗,此人虽贫贱却有傲骨。他在山中阅读道教书籍,玉女时常相伴。只要拥有真正的气质,他便能自由自在地飘动。灵山发出明亮的光辉,超凡的车驾在仙境中发出声响。云雾深邃,霞光延展,仙人隐居的标志显现。或许他会返回山中,依靠逍遥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丁右武高尚的品格和志向,通过对比裘与蕉、富贵与贫贱,突出了他不随波逐流、坚守本心的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触邪注冠影”、“寒裘终不凋”等,生动地描绘了丁右武的正直与坚韧。结尾处向往山中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逍遥自在境界的追求。

汤显祖

汤显祖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