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环溪程氏一乐堂

堂上何人专一乐,华扁浓书照林壑。 再世弥甥得考亭,千年谱系通伊洛。 家学渊源有自来,固应子弟非凡材。 三时不违甘旨入,连枝有合荆花开。 此意宁知轩冕重,家政成时亦堪颂。 静阅遗编师古人,前有君陈后张仲。 五岭巍巍高入天,婺水汨汨东成川。 故家想像三叹息,因风为赋名堂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婺源: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上饶市。
  • 环溪:地名,婺源的一个地方。
  • 程氏:姓氏,此处指程敏政的家族。
  • 一乐堂:堂名,意为“专享一乐”的堂。
  • 华扁:华丽的匾额。
  • 浓书:浓墨重彩的书法。
  • 照林壑:照耀着山林和溪谷。
  • 弥甥:外甥的儿子,即侄孙。
  • 考亭:地名,位于今福建省建瓯市,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故乡。
  • 谱系:家族的世系记录。
  • 伊洛:指伊水和洛水,古代文化名地,代指文化传承。
  • 家学:家族传承的学问。
  • 渊源:深远的来源。
  • 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季节,或指早、中、晚三个时段。
  • 甘旨:美味的食物,此处指孝顺的供养。
  • 连枝:比喻兄弟。
  • 荆花:荆树的花,比喻兄弟和睦。
  • 轩冕:古代官员的冠服,代指官职。
  • 家政:家庭的管理和教育。
  • 遗编:遗留下来的书籍。
  • 君陈:古代贤人,此处指家族中的贤人。
  • 张仲:古代贤人,此处指家族中的贤人。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
  • 婺水:婺源的河流。
  • 汨汨:水流声。
  • 故家:指程氏家族。
  • 三叹息:三次叹息,表示感慨。
  • 名堂篇:指这首诗。

翻译

堂上是谁专享这一乐,华丽的匾额上浓墨重彩的书法照耀着山林和溪谷。外甥的孙子得以继承考亭的学问,千年来的家族谱系与伊洛文化相通。家族学问的深远来源,自然使得子弟们不是凡材。春、夏、秋三季不违孝顺的供养,兄弟和睦如同荆树花开。这种心意难道不比官职重要吗?家庭管理和教育成功时也值得颂扬。静静地阅读家族遗留下来的书籍,以古代贤人君陈和张仲为师。五岭巍峨高耸入天,婺水潺潺东流成川。想象着古老的家族,三次叹息,因此借风写下这首名堂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程氏家族的荣耀与传承,通过对“一乐堂”的赞美,展现了家族学问的深厚和子弟的非凡。诗中“家学渊源有自来”一句,强调了家族学问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同时,通过对家族和睦、孝顺的描写,表达了家族美德的传承。结尾处对五岭和婺水的描绘,增添了诗意,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家族和学问的重视。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