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春斋居闻诸君子用东坡韵有作甚盛今冬祈雪仆方至自江南预宿此房附骥一首录呈寅长鼎仪

斋居无尘足清暇,明月满城如雪夜。 情知露祷圣心劳,对榻不眠听漏下。 火冷初惊沉末灭,杯香已觉松涛泻。 诸公玉山相照人,著我蒹葭岂流亚。 年华忍与双毂争,时政谁当一筹借。 愁闻饥鼠去复来,屡见灯花结还谢。 萧萧树影欲过墙,隐隐棋声疑隔舍。 诗盟且喜随孟韩,世态何须问荼蔗。 莫虞久坐吏人苦,曾发高歌山鬼怕。 前身疑是刁斗公,不直一钱从怒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居:指在斋戒时居住的地方。
  • 露祷:在露天进行祈祷。
  • 沉末:指沉香末,一种香料。
  • 蒹葭:指芦苇,比喻自己微不足道。
  • 双毂:指车轮,比喻时间的流逝。
  • 荼蔗:苦与甜,比喻世态炎凉。
  •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来敲击巡更。

翻译

斋居之地清净无尘,足以享受清闲,明月照耀下的城市如同雪夜一般明亮。明知在露天祈祷使圣心劳累,但我们对坐不眠,听着漏声滴答。火冷初时惊觉沉香末未灭,杯中香气已感受到松涛般的涌动。诸位如玉山般照人,而我如蒹葭般微不足道,岂能与他们相比。岁月匆匆,时光如双轮疾驰,时政之事谁又能借得一筹?忧闻饥鼠去而复来,屡见灯花结了又谢。萧萧树影似乎要越过墙来,隐隐棋声疑似隔墙传来。诗盟中喜与孟韩相伴,世态炎凉何须过问。不必担心久坐使吏人苦,曾发高歌连山鬼也怕。前身疑是刁斗公,不值一钱任人怒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斋居中的清静与思考,通过对斋居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明月、沉香、松涛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通过对饥鼠、灯花等日常细节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