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四首

重华受尧禅,揖让何雍雍。 奉尧若考妣,臣道尽始终。 夏王继虞统,心与重华同。 汉家逆操子,亦欲希前踪。 如何臣故主,贬号山阳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华:即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受尧禅让而继位。
  •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禅让制下的贤君。
  • 揖让:古代君主禅让的一种礼仪,表示和平、谦让的权力交接。
  • 雍雍:和谐、和睦的样子。
  • 考妣:古代对已故父母的尊称。
  • 虞统:指虞舜的统治。
  • 逆操子:指曹操,因其子曹丕篡汉自立,故称其为“逆操子”。
  • 希前踪:希望追随前人的足迹。
  • 山阳公:汉献帝刘协被曹丕废后,封为山阳公。

翻译

舜接受尧的禅让,权力的交接是多么和谐。舜对待尧如同尊敬自己的父母,始终恪守臣子的本分。夏王继承了虞舜的统治,他的心与舜一样。汉朝的曹操之子,也想追随前人的足迹。但为何对待原来的君主,却将其贬为山阳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舜与尧、夏王与舜的对比,以及汉朝曹丕对待汉献帝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禅让制度的怀念和对后世篡位行为的批评。诗中“揖让何雍雍”一句,描绘了古代禅让时的和谐景象,与后文曹丕篡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古代贤君的敬仰和对后世不义之举的谴责。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