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复请游天宁寺席上联句
石径盘回万木中,寺门惟许白云通。
参差楼阁烟霞古,晻映溪山户牖空。
坐久塔铃还自语,诗豪床笔喜相同。
兴来隔渡频呼酒,醉里看花更徙筇。
啼鸟数声檐外树,归帆一叶雨边风。
茶瓜留客全忘暑,泉石娱人正未穷。
地迥百年初胜赏,僧忙半日总群公。
飘蓬湖海怜双鬓,结草田园方寸衷。
欲就佛龛灯下宿,萍踪那复计西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晻映:隐约映照。
- 牖空:窗户空旷。
- 塔铃:塔上的风铃。
- 床笔:指书桌上的笔。
- 徙筇:移动竹杖,指行走。
-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结草:指隐居田园。
- 方寸衷:内心深处。
- 佛龛:供奉佛像的小阁子。
- 萍踪:比喻行踪不定,如浮萍漂泊。
翻译
在万木丛中的石径上盘旋而上,寺门只允许白云通行。楼阁参差不齐,烟霞古旧,隐约映照着溪山,窗户显得空旷。坐久了,塔上的风铃仿佛在自言自语,我们这些诗人在书桌上的笔下欢喜地写下相同的诗句。兴致来时,隔着渡口频频呼唤要酒,醉眼朦胧中看花,更是随意行走。檐外的树上,鸟儿啼叫数声,雨边的风中,归帆如一叶扁舟。茶瓜留客,全然忘记了暑热,泉石的美景正让人愉悦不已。这地方百年来初次有这样的胜景,僧人们忙碌了半天,总算是满足了众人的期待。漂泊在湖海之间,怜惜双鬓已斑白,内心深处渴望隐居田园。想要就在佛龛的灯下过夜,行踪不定,哪还计较东西南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共游天宁寺的情景,通过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涯的感慨。诗中“石径”、“万木”、“寺门”、“白云”等意象构建了幽静的寺庙环境,而“参差楼阁”、“烟霞古”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后联通过“飘蓬湖海”、“结草田园”等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漂泊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