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怀:抒发情怀。
- 霜华:指白发。
- 鬓斑:鬓角的斑白。
- 潺潺:形容雨声细小而连续。
- 逢迎:迎合,应酬。
- 无术:没有办法。
- 咎:责怪。
- 婚嫁:婚姻和嫁娶。
- 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因功封伏波将军。
- 死谤:致命的诽谤。
- 知几:预知事情的几微。
- 疏传:疏远的传记。
- 圣恩:皇帝的恩典。
- 丘园:田园,指隐居的地方。
- 乱山:指偏僻的山林。
翻译
是谁让霜花般的白发侵入了我的鬓角,连夜的雨声苦涩地潺潺作响。 我无法迎合他人,贫穷的责怪又该归咎于谁呢?婚姻和嫁娶的事情催促着我,使我老去却依旧忙碌。 即使像伏波将军那样仗义执节,也难免遭受致命的诽谤;而那些能够预知事情几微的人,却能安全生还。 如果皇帝的恩典能赐予我余生的安宁,我便会购买田园,隐居到偏僻的山林中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沧桑和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霜华入鬓斑”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而“雨声连夜苦潺潺”则加深了这种时光流逝的凄凉感。后句通过对“逢迎无术”和“婚嫁催人”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压力。最后,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未来的设想,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送林弥显还莆同年邵维贞索 》 —— [ 明 ] 黄仲昭
- 《 题画芹菜为李少参士元赋 其二 》 —— [ 明 ] 黄仲昭
- 《 寿林通府景源七十次林见素韵 》 —— [ 明 ] 黄仲昭
- 《 同昭武刘太守高挥使诸公游万峰庵 》 —— [ 明 ] 黄仲昭
- 《 寿仙游彭大尹母孺人八十 》 —— [ 明 ] 黄仲昭
- 《 题榖城春色图为徐若川秋官赋 》 —— [ 明 ] 黄仲昭
- 《 寄华岩寺默堂上人诗四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送春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