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上仙踪送吏部黄侍郎弟叔衡南归
下邳城东沂水流,水中圯桥春复秋。
何物老翁有奇术,乃此折辱张留侯。
往事悠悠已千载,履迹宁随浪纹改。
莫推授受不可当,太息无人继风采。
侯官才人黄叔衡,家居不出多史评。
文章伯氏今少宰,远省到京无限情。
雁声催人难久住,风雨萧萧复南去。
水边大石堪舣舟,予固应知赋长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圯上:指圯桥,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
- 张留侯:即张良,汉初三杰之一,被封为留侯。
- 履迹:指张良在圯桥上为老翁拾履的故事。
- 授受:指传授与接受。
- 风采:指风度、神采。
- 侯官:指担任官职的人。
- 伯氏:指兄长。
- 少宰:古代官名,相当于宰相的副手。
- 舣舟:停船靠岸。
翻译
下邳城东的沂水流淌,水中的圯桥经历了无数春秋。 那位神秘的老翁有何奇术,竟让张良受此屈辱。 往事已过千年,张良拾履的足迹依旧清晰,不随水波纹路改变。 不要推辞这传授与接受的珍贵,只是叹息无人能继承这份风采。 侯官才子黄叔衡,在家中深居简出,对历史有着独到的评论。 他的兄长是当今的少宰,从远方来到京城,情感无限。 雁声催促着人难以久留,风雨萧萧中又要南归。 水边的大石适合停船,我也因此应景赋诗,写下这首长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张良在圯桥上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风采的怀念与对传承的渴望。诗中提到的黄叔衡,以其才学和史评受到赞誉,与张良的典故相映成趣,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末句以风雨萧萧、雁声催人的景象,抒发了离别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黄叔衡南归的祝愿。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过石门桥铺 》 —— [ 明 ] 程敏政
- 《 钱唐杂咏四首 》 —— [ 明 ] 程敏政
- 《 七月二十日文华殿后讲毕上顾中官赐讲臣冠带靴袍臣敏政预赐织金云雁绯袍一有副金带一乌纱帽及皂靴面谢讫上顾谓曰先生辛苦共对曰此皆职分所当为顿首而退 》 —— [ 明 ] 程敏政
- 《 游问政山至兴道观 》 —— [ 明 ] 程敏政
- 《 集李绝句十八首其一登京口望江楼 》 —— [ 明 ] 程敏政
- 《 清明谒西陵饭昌平刘奉祠家次韵李世贤太史 》 —— [ 明 ] 程敏政
- 《 三月廿六日饮镜川杨学士后乐园亭 》 —— [ 明 ] 程敏政
- 《 王天禄侍御为玲侄写山水便面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