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和陶诗

· 童冀
白日下平陆,北风号枯桑。 尘沙动地起,眯目扬秕糠。 我行在中野,况乃久休粮。 解装憩逆旅,笛声感山阳。 旧游尽陈迹,抚事增永伤。 故山不可见,忧来忽无方。 世事讵有涯,且复陶一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眯目:眼睛被异物刺激,难以睁开。
  • 秕糠:谷物不饱满的颗粒和外壳,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 休粮:停止进食,指节食或断食。
  • 逆旅:旅馆,客栈。
  • 抚事:回忆往事。
  • 永伤:深长的悲伤。
  • :岂,难道。

翻译

太阳西沉在平原上,北风呼啸着吹过枯萎的桑树。尘土和沙子在地面上翻滚,刺激着我的眼睛,仿佛扬起了无用的秕糠。我行走在荒凉的野外,何况已经很久没有进食。放下行囊在旅馆中休息,笛声让我想起了山阳的往事。旧时的游玩之地已成过往,回忆往事让我感到深深的悲伤。故乡的山川已无法再见,忧愁袭来,无处可逃。世间的烦恼难道有尽头吗?暂且举杯陶醉一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荒凉的野外旅途中的孤独与忧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如“白日下平陆”、“北风号枯桑”,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的“尘沙动地起,眯目扬秕糠”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恶劣,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助。后半部分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悲伤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最后,诗人选择以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反映出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明代诗人童冀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童冀

明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 3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