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史玉池奉常四首

同依交戟眷余怀,晚结烟波社亦佳。 霄汉声光高赤舄,湖山踪迹付青鞋。 采芝且自烹金鼎,前席行当对玉阶。 柏叶椒花持介寿,将无恼乱太常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交戟:古代宫廷或贵族府邸门前守卫交叉的长戟,这里指宫廷或贵族的府邸。
  • 烟波:指江湖或水乡,常用来形容隐居或闲适的生活。
  • 霄汉:天空极高处,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地位。
  • 赤舄:红色的鞋子,古代贵族的服饰。
  • 青鞋:指平民或隐士的鞋子,与赤舄相对,表示朴素或隐逸的生活。
  • 采芝:采摘灵芝,象征修道或追求长生不老。
  • 金鼎:古代炼丹或烹饪用的金色大鼎,这里指炼丹。
  • 前席:古代君王或贵族坐席前的位置,表示亲近或重要。
  • 玉阶:玉石铺成的台阶,常用来形容宫廷的华丽。
  • 柏叶椒花:柏树叶和花椒花,古代用作祭祀或庆祝的物品。
  • 介寿:祝寿。
  • 太常斋:太常是古代官职,负责宗庙祭祀等事务,斋指斋戒,这里可能指太常在斋戒期间。

翻译

与你一同在宫廷的门前相聚,我心中充满眷恋,晚年能结成烟波社这样的佳缘也是美事。 你的声名和志向高远如霄汉,而我的生活踪迹则归于湖山间的青鞋。 采摘灵芝,自己烹饪于金鼎之中,期待在君王面前得到重要的位置,面对玉阶。 手持柏叶和椒花为你祝寿,希望这不会打扰到你斋戒的清净。

赏析

这首诗是董其昌为祝贺史玉池奉常而作,通过对比自己的隐逸生活与史玉池的高官显贵,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霄汉声光”与“湖山踪迹”,“金鼎”与“玉阶”,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地位的肯定和对隐逸生活的自我认同。末句以“柏叶椒花”祝寿,同时考虑到友人可能正在斋戒,体现了诗人的细心与尊重。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