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重廉还临江

· 邹智
差见临江第一仙,丹崖青壁欲生烟。 祥鸾忽报当年信,灵鹊真成此夕缘。 元献眼高应绝世,文忠才大合擎天。 临岐预作重逢约,红杏香中早着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差见:幸而见到。
  • 临江:地名,今江西省临江县。
  • 第一仙:指温重廉,形容其超凡脱俗。
  • 丹崖青壁:红色的山崖和青色的峭壁,形容景色壮丽。
  • 生烟:烟雾缭绕,形容景色朦胧。
  • 祥鸾:传说中的神鸟,比喻好消息。
  • 灵鹊:即喜鹊,传说中能报喜的鸟。
  • 元献: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字元献。
  • 文忠:指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谥文忠。
  • 擎天:比喻担当重任,支撑大局。
  • 临岐:分别的路口。
  • 重逢约:约定再次相见。
  • 红杏香中:形容春天的景象,红杏花开,香气四溢。
  • 早着鞭:比喻早早地开始行动或努力。

翻译

幸而见到了临江的第一仙人,那红色的山崖和青色的峭壁仿佛要生出烟雾。祥瑞的鸾鸟忽然传来当年的消息,灵巧的喜鹊真的成就了今夜的缘分。欧阳修的眼光高远,应当是绝世的,苏轼的才华大到足以支撑起整个天空。在分别的路口,我们预先约定了再次相见的时刻,在红杏花的香气中,早早地开始努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温重廉分别时的情景,通过“丹崖青壁”、“祥鸾”、“灵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充满祥瑞的氛围。诗中对欧阳修和苏轼的赞誉,体现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结尾的“重逢约”和“早着鞭”,既表达了与友人再次相见的期待,也寄托了对未来努力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邹智

明四川合州人,字汝愚。年十二能文。家贫,夜燃木叶读书。成化二十三年进士。上疏极言时事,不报。弘治时,再疏,为辅臣刘吉所痛恨。被诬,谪广东石城所吏目卒。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