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偶成

土牛鞭下已飞尘,律转三阳岁复更。 鸟雀亦知春信好,碧梧枝上不停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土牛:古代用于耕作的牛,这里指立春时用泥土制成的牛形物,用以象征春耕开始。
  • 律转三阳:指冬至后阳气逐渐增长,至立春时阳气已盛,三阳开泰,表示春天的到来。
  • 春信:春天的消息。
  • 碧梧:青翠的梧桐树。

翻译

在土牛的鞭声下,尘埃飞扬,随着律令的转变,阳气增长,新的一年又开始了。鸟雀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消息,它们在青翠的梧桐树上欢快地叫个不停。

赏析

这首作品以立春为背景,通过描绘土牛鞭下的尘土飞扬和阳气的增长,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和新年的开始。诗中“鸟雀亦知春信好”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鸟雀以人的情感,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喜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明快,充满了对春天和新生活的期待与赞美。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