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南征解围有日喜而遂咏二首

· 杨基
两河精骑向襄阳,全蜀材臣出凤翔。 天下风云争会合,江东子弟谩抢攘。 人皆厌乱思平世,谁不将归说故乡。 我有先茔依古井,十年不奠一壶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两河:指黄河与淮河之间的地区。
  • 精骑:精锐的骑兵。
  • 材臣:有才能的臣子。
  • 风云:比喻时局变化。
  • 江东子弟:指江东地区的年轻人。
  • 谩抢攘:混乱无序。
  • 厌乱:厌恶战乱。
  • 平世:和平时期。
  • 先茔:祖先的坟墓。
  • 古井:古老的井,这里可能指故乡的井。
  • :祭奠。
  • 壶浆:指祭品,如酒水等。

翻译

两河的精锐骑兵向襄阳进发,全蜀的有才之臣从凤翔出发。 天下的风云都在争夺会合的机会,江东的年轻人却混乱无序。 人们都厌恶战乱,渴望和平时期,谁不想回到故乡呢? 我的祖先坟墓依傍着古井,十年间没有祭奠过一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战乱频发的社会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两河精骑”与“全蜀材臣”形成对比,突显了战争的紧张气氛。而“江东子弟谩抢攘”则反映了战乱给普通人带来的混乱与不安。最后两句诗,诗人通过对祖先坟墓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乱时期无法祭奠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家园的深切向往。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