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沧洲雅集五首

· 黄衷
底用封章乞鉴湖,西林衣屦未全孤。 文苞已许瞻威凤,修胫何堪借短凫。 胜选时开班草酌,奇探曾见系檐壶。 幽栖不是高人宅,丹雘无烦献御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作诗所用韵脚的次序来和诗。
  • 沧洲:水滨,常指隐士居处。
  • 雅集:风雅的聚会。
  • 封章:古代百官上奏皇帝的文书,用白纸,封面上有“谨封”字样,以防泄密。
  • 鉴湖:湖名,在浙江绍兴,这里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 西林:西边的树林,泛指隐居之地。
  • 衣屦:衣服和鞋子,这里指隐士的装束。
  • 文苞:文采斑斓的苞片,比喻文采或才华。
  • 威凤:传说中的凤凰,比喻有才华的人。
  • 修胫:修长的腿,这里指人的形象。
  • 短凫:短腿的野鸭,比喻平庸之人。
  • 班草:铺草而坐,指野外聚会。
  • 系檐壶:挂在屋檐下的壶,指隐居生活中的器物。
  • 幽栖:隐居。
  • 高人:指超脱世俗的人。
  • 丹雘:红色的颜料,这里指华丽的装饰。
  • 御图:皇帝的图画,这里指献给皇帝的画。

翻译

何须用封章来请求隐居于鉴湖,我在西林的衣着和鞋履尚未感到孤单。 我的文采已被允许瞻仰威凤,怎能借用短腿的野鸭来比喻自己。 适时地选在草地上开宴,奇妙的探索曾见挂在屋檐下的壶。 隐居之地并非高人的居所,无需用华丽的装饰来献给皇帝的图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诗中,“封章”与“鉴湖”对比,突显了诗人不愿受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态度。通过“威凤”与“短凫”的比喻,诗人展现了自己高远的志向和不愿与平庸之辈为伍的决心。最后两句则强调了隐居生活的朴素与超脱,以及对华丽世俗的拒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

黄衷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