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 黄衷
名都豪士避风才,艳夺阳春步锦开。 列邸问遗多宝剑,一言酬赠总琼瑰。 雕墙近映长千里,紫袖娇凭小忽雷。 挥袂却辞游冶伴,垂帷终日读书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豪士:指豪放不羁的人。
  • 阳春:指温暖的春天,比喻美好的时光。
  • 步锦:指穿着华丽的衣服。
  • 列邸:排列的府邸。
  • 问遗:询问并赠送。
  • 宝剑:珍贵的剑,常用来比喻英勇或尊贵。
  • 琼瑰: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 雕墙:装饰华丽的墙壁。
  • 长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紫袖:紫色的衣袖,指华贵的服饰。
  • 小忽雷:指小型的乐器,比喻音乐或娱乐。
  • 挥袂:挥动袖子,表示告别。
  • 游冶:游玩娱乐。
  • 垂帷:放下帷幕,指闭门不出。
  • 读书台:读书的地方。

翻译

在繁华都市中,豪放不羁的少年躲避了风头,他的风采胜过了温暖的春天,穿着华丽的衣服。他的府邸中,人们常常赠送宝剑,而他回赠的总是珍贵的玉石。华丽的墙壁映衬着遥远的距离,紫色的衣袖伴随着小型的乐器。他挥动袖子,告别了游玩的伙伴,终日闭门不出,只在读书的地方专心学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名都中的豪士少年,他不仅外表华丽,而且举止高雅,回赠礼物时总是大方且珍贵。诗中通过“雕墙”、“紫袖”等意象展现了他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而“挥袂却辞游冶伴,垂帷终日读书台”则突显了他超脱世俗、专注于学问的精神追求。整体上,诗歌通过对少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