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豫斋二首

· 黄衷
争枝乌鹊寻常见,探水舂锄几度过。 窃荷化工馀日月,懒追炎海旧风波。 池萍鱼戏金淩乱,露槿蝉鸣笛应和。 避暑谩誇公主洞,岂知清韵竹林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舂锄(chōng chú):一种水鸟,即白鹭。
  • 窃荷:暗指借用或依赖。
  • 化工:指自然的创造力或造化之力。
  • 炎海:比喻炎热的地方,这里可能指作者曾经居住或经历过的炎热地区。
  • 露槿:即木槿,因其常在露水中开放,故称。
  • 谩誇(mán kuā):空自夸耀。
  • 清韵:清雅的音韵或意境。

翻译

乌鹊争枝的场景寻常可见,白鹭探水也多次经过。我依赖着自然的恩赐,却懒得追忆曾在炎热海边的旧日风波。池中的萍藻间,鱼儿戏水,金色的波光凌乱闪烁,露水中的木槿花下,蝉鸣声与笛声相应和。我避暑时虽空自夸耀公主洞的凉爽,却不知竹林中有着更多清雅的韵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景象,通过乌鹊、白鹭、鱼戏、蝉鸣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回忆。诗中“窃荷化工馀日月”一句,既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公主洞与竹林的清韵,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黄衷的文学造诣和审美情趣。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