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思承林贰守之任淮安
昔年曾跨南溟鲲,鞭雷掣电登天阍。
剖符去作冀州牧,春风弦诵盈千门。
九载功成重入觐,承恩又佐淮阳政。
利器当逢错节施,骅骝暂向康庄骋。
都门出祖华筵张,熏风满座荷花香。
酒阑一笑拂衣去,龙泉烨烨生寒芒。
去年我历淮阳道,平田四望伤秋草。
期将丹府一团春,散作甘霖起枯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溟鲲:指南海中的大鱼,比喻远大的志向或壮丽的旅程。
- 鞭雷掣电:形容行动迅速,有如雷电。
- 天阍:天宫的门,比喻朝廷。
- 剖符:古代官员上任时,皇帝赐予的符信,象征权力。
- 冀州牧:冀州的行政长官。
- 弦诵:古代的弦歌和诵读,这里指教育和文化活动。
- 盈千门:形容教育普及,学生众多。
- 入觐:官员进京朝见皇帝。
- 淮阳政:淮阳地区的政务。
- 利器:比喻有才能的人。
- 错节:比喻困难和挑战。
- 骅骝:古代良马,比喻优秀的人才。
- 康庄:宽阔平坦的大道,比喻顺利的环境。
- 出祖:古代官员离京赴任时的送行仪式。
- 华筵:盛大的宴席。
- 熏风:和风,比喻良好的环境或气氛。
- 龙泉:古代名剑,这里比喻官员的才能和决心。
- 烨烨:光芒四射的样子。
- 寒芒:剑光,比喻锐气和决心。
- 丹府:心脏,比喻内心的热情和力量。
- 甘霖:及时的雨,比喻有益的影响或帮助。
- 枯槁:干枯,比喻困境或衰败。
翻译
昔日我曾乘风破浪,像驾驭雷电一样登上朝廷的高门。我被授予符信,成为冀州的行政长官,春风中教育和文化活动遍布千家万户。九年后,我带着成就再次进京朝见皇帝,承蒙恩宠,又被任命为淮阳地区的政务官。在困难和挑战中,我的才能得以施展,就像优秀的马儿在宽阔的大道上驰骋。
在都城的送行仪式上,盛大的宴席摆开,和风满座,荷花香气四溢。酒宴结束,我挥手告别,带着如同龙泉剑般锐气和决心离去。去年我经过淮阳的道路,看到四周的田野在秋风中显得伤感。我期待能将内心的热情和力量,化作及时的雨,滋润这片干枯的土地,带来生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政的历程和抱负。通过“南溟鲲”、“鞭雷掣电”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壮志和行动力。诗中“剖符去作冀州牧”和“承恩又佐淮阳政”反映了诗人的政治成就和责任感。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淮阳地区的深情和对改善民生的渴望,体现了其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袁州道中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澄溪清隐 》 —— [ 明 ] 黄仲昭
- 《 贺延平刘宫保得男二首次林见素韵 》 —— [ 明 ] 黄仲昭
- 《 谢病得请口号四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送太学生周环依亲还吉水得金字 》 —— [ 明 ] 黄仲昭
- 《 次韵赠提督踏量屯田程主事 》 —— [ 明 ] 黄仲昭
- 《 挽夏孺人用刘钦谟大参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送太学生宋溉依亲还吉水得黄字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