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笔生施廷用

· 虞堪
苕人艺者多艺笔,冯陆当年称第一。冯陆之前尚有人,柯山之徐世无匹。 贞元朝,旧王孙,忆昔被诏游帝阍。白玉堂中留补衮,冯也陆也此日具艺皆其抡。 玉堂仙去冯陆苑,遂有时名落人耳。后来温生杨生皆擅场,乡里而今有孙子。 几家有艺如有田,侯门曳裾笔满船。沈生兄弟懒归去,更有施生争后先。 施生施生良独苦,一棹江湖正风雨。雪满头颅尘满髯,过我烟江阖庐浦。 吾侪自顾非华阳,奚足为尔分强良。聊复临池扫硬黄,云烟脱手生光茫。 快马追风忽当阵,铦戈利剑森交张。跳龙卧虎畏颠素,便欲掇出参钟王。 甫知老髯绝艺得,精法差可辟易数,辈又于冯也陆也相翱翔。 宣州兔,越州竹,慎勿贪书瘗筠簏。竹已废萌茁,兔亦饱狼腹。 春管秋毫取次生,应待山中气清肃。作歌赠君归计促,不足传人喻珠玉。 重来过我烟江曲,为君展破鸥波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苕人:指居住在苕溪流域的人。
  • 艺笔:指制作毛笔的技艺。
  • 冯陆:指冯承素和陆机,两人都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 贞元朝:指唐朝贞元年间。
  • 帝阍:指皇宫的大门,这里指朝廷。
  • 补衮:指修补衮服,比喻辅佐君王。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皇帝的文学侍从机构。
  • 曳裾:指穿着长袍,比喻在权贵门下做客。
  • 临池:指在池边练习书法。
  • 硬黄:指硬笔书法。
  • 颠素:指颠狂的素食者,这里比喻狂放的书法风格。
  • 钟王:指钟繇和王羲之,两位都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 宣州兔:指宣州产的兔毛,用于制作毛笔。
  • 越州竹:指越州产的竹子,用于制作毛笔的笔杆。
  • 瘗筠簏:指埋藏竹简,比喻不重视书法。
  • 春管秋毫:指春天和秋天采集的兔毛,用于制作毛笔。
  • 气清肃:指气候清新肃穆。

翻译

苕溪流域的人擅长制作毛笔,冯承素和陆机当年被认为是第一。在冯陆之前,柯山的徐氏技艺无人能及。在唐朝贞元年间,有位旧王孙,记得他曾被诏入朝廷。在白玉堂中辅佐君王,冯承素和陆机的技艺都是选拔出来的。玉堂的仙人去了,冯陆的名声也随之落入凡间。后来温生和杨生都擅长书法,乡里现在有了他们的子孙。

几家有技艺就像有田地一样,权贵门下笔满船。沈生兄弟懒得回家,还有施生争先恐后。施生施生真是辛苦,一叶扁舟在江湖中正遭遇风雨。雪满头颅,尘满髯,经过我的烟江阖庐浦。我们自己看来并非华阳,怎能为你分担强良。只是临池练习硬笔书法,云烟脱手生光茫。快马追风,铦戈利剑森交张。跳龙卧虎,畏惧颠狂的素食者,便想拿出参拜钟繇和王羲之。

得知老髯绝技得,精法差可辟易数,辈又于冯也陆也相翱翔。宣州兔,越州竹,慎勿贪书瘗筠簏。竹已废萌茁,兔亦饱狼腹。春管秋毫取次生,应待山中气清肃。作歌赠君归计促,不足传人喻珠玉。重来过我烟江曲,为君展破鸥波绿。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施廷用的书法技艺,将其与古代书法大家冯承素、陆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施廷用书法艺术的极高评价。诗中通过对施廷用辛苦奔波、不畏艰难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其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期望。

虞堪

元末明初苏州府长洲人,字克用,一字胜伯。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手自编辑。好诗,工山水。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卒官。有《希澹园诗集》。 ► 3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