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官志感

端居咏伐檀,囊粟非所安。 狗马初病力,谒告归就閒。 荏苒忽五载,黾勉趋朝班。 未几使河洛,衔命犹未还。 转冠出望外,惊魂忸我颜。 此职不以劳,储养义理间。 不能行也咫,使我羞素餐。 何以报高深,任道庶无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伐檀:《诗经·魏风》篇名,此处指砍伐檀木。
  • 囊粟:指俸禄,因古代俸禄多以粟米支付。
  • 狗马:比喻低贱的工作或生活。
  • 谒告:请假。
  • 荏苒:时间渐渐过去。
  • 黾勉:勤勉,努力。
  • 朝班:朝廷的官员行列。
  • 河洛:指黄河与洛河流域,泛指中原地区。
  • 衔命:接受命令。
  • 转冠:指改变官职或身份。
  • :羞愧。
  • 素餐:指无功受禄,不劳而食。
  • 高深:指皇帝或上级的深厚恩德。
  • 任道:承担责任,履行职责。

翻译

我静坐时咏叹《伐檀》,心中不安于俸禄的安逸。 像狗马一样初病力竭,请假归家寻求片刻的闲适。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五年,我勤勉地回到朝班之中。 不久后奉命前往河洛,接受使命尚未归还。 突然间官职变动出乎意料,让我惊魂未定,羞愧难当。 这个职位并非因劳苦而得,而是在储备培养的义理之中。 虽然行事仅咫尺之遥,却使我感到羞愧于无功受禄。 我该如何报答那深厚的恩德,唯有承担责任,或许才能免于忧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变动和个人职责的深刻思考。诗中,“伐檀”象征着辛勤劳动,而“囊粟”则代表了安逸的俸禄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安逸生活的不安和对于勤勉工作的向往。诗人的官职变动让他感到意外和羞愧,但他意识到这并非仅仅是劳苦的结果,而是对义理的储备和培养。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报答深厚恩德的决心,即通过承担责任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使命和责任的深刻认识。

杨起元

明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