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和贫女叹

· 黄衷
少小曾登乞巧楼,缣衣断碎怕逢秋。 翠蛾谩约山相似,素腕谁知玉可犹。 北里归期春信近,东家绩火夜光收。 邻姬解道无盐事,斜倚屏风自障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缣衣:细绢制成的衣服。
  • 翠蛾:指女子细长的眉毛。
  • 谩约:随意约定。
  • 素腕:洁白的手腕。
  • 北里:指妓院聚集的地方。
  • 东家:指邻居。
  • 绩火:纺织时用的灯火。
  • 无盐:古代丑女的名字,这里指丑陋。
  • 屏风:用来遮挡或装饰的家具。

翻译

年少时曾登上乞巧楼,如今细绢衣服已破损,害怕秋天的到来。 细长的眉毛随意约定如山般美丽,洁白的手腕又有谁知道它的珍贵。 从妓院归来的日子春天似乎近了,邻居家夜晚纺织的灯火已经熄灭。 邻家的女子明白无盐的道理,斜靠在屏风上,自己遮挡着羞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贫女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展现了她的无奈与自嘲。诗中“缣衣断碎怕逢秋”一句,既表达了贫女生活的艰辛,又暗含了她对未来的忧虑。后文通过对比邻家女子的自知之明,进一步突出了贫女的谦逊与羞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