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子章弟

· 黄衷
纵迹初逢墨妙堂,残碑曾识旧文章。 湖光亦似投书浦,诗格何如奉礼郎。 广院槐芬蝉语寂,满江秋色鹤程长。 谁能更学东方朔,折桂门前奉一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墨妙堂:指藏书或书法作品精妙的地方。
  • 投书浦:传说中汉代张良投书求教的地方,比喻有学问的地方。
  • 奉礼郎:古代官职名,负责礼仪事务。
  • 广院槐芬:指广阔的院子里槐树散发出的香气。
  • 蝉语寂:蝉鸣声停止,形容环境宁静。
  • 鹤程长:比喻旅途遥远或人生路途漫长。
  • 东方朔: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机智和文才著称。
  • 折桂:比喻考试或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翻译

初次遇见你是在那藏书精妙的墨妙堂, 残存的碑文上还刻着你旧日的文章。 湖光山色也仿佛是那投书求学的浦口, 你的诗风格又如何比得上那奉礼郎。 广阔的院子里槐树散发着芬芳,蝉鸣已停, 满江的秋色中,你的旅途如同鹤飞般漫长。 谁能像东方朔那样,在门前折下一枝桂, 奉上一囊的学问,以示尊敬和赞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与子章弟相遇的场景,表达了对子章弟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旅途的祝愿。诗中运用了墨妙堂、投书浦等典故,以及槐芬、蝉语寂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文化底蕴深厚且意境宁静的氛围。末句以东方朔折桂的典故,寓意子章弟的学问和才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