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宜之处士隐雅宜山守先人茔与某先陇为邻承寄柳道傅太常所撰其墓铭见示因诗奉酬

· 虞堪
雅宜山在玉遮东,联络诸峰远望中。 一自佳城封马鬣,常时神气接鸿濛。 穹碑述德金门彦,高隐承家白发翁。 我亦欲归从杖屦,共歌击壤乐淳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雅宜山:山名,位于玉遮山东。
  • 玉遮: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佳城:指墓地。
  • 封马鬣:指墓地周围种植的树木,形似马鬃。
  • 鸿濛:指天地未开时的混沌状态,这里比喻高远、神秘。
  • 穹碑:高大的石碑。
  • 金门彦:指有才华的士人。
  • 高隐:指隐居的高士。
  • 杖屦:指行走,这里比喻隐居生活。
  •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比喻安逸的生活。
  • 淳风:淳朴的风俗。

翻译

雅宜山位于玉遮山的东面,连接着远处的众多山峰。自从那片美丽的墓地被树木环绕,我时常能感受到那神秘的气息。高大的石碑上刻着有才华的士人的德行,白发的老者继承了隐居的家风。我也想回到这样的生活中,与你一起,共同享受击壤游戏带来的淳朴乐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雅宜山的景色和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雅宜山在玉遮东,联络诸峰远望中”展现了山川的壮阔,而“一自佳城封马鬣,常时神气接鸿濛”则通过墓地的景象,传达出对先人的敬仰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后两句“我亦欲归从杖屦,共歌击壤乐淳风”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淳朴风俗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虞堪

元末明初苏州府长洲人,字克用,一字胜伯。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手自编辑。好诗,工山水。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卒官。有《希澹园诗集》。 ► 3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