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杨慎
珠树三花惜共攀。尊前又唱小阳关。雏莺学语唤春还。 桃叶渡头流恨水,绿杨亭上画眉山。酒醒人在梦魂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珠树三花:指珍贵的树木,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 小阳关:古曲名,这里指离别的歌曲。
  • 雏莺学语:比喻年轻女子的歌声或说话声。
  • 桃叶渡头:地名,位于南京,古代有渡口,常用来象征离别。
  • 流恨水:比喻离别时的悲伤情感。
  • 绿杨亭上:指在绿杨树下的亭子,常用来描绘春日景色。
  • 画眉山:指山名,也可能是形容山色美丽,如同画中的眉。
  • 梦魂间:指梦境之中,形容酒醒后的迷茫状态。

翻译

珍惜地共同攀折那珍贵的珠树上的三朵花,酒杯前又唱起了离别的小阳关曲。年轻的女子学着莺鸟的鸣叫,仿佛在呼唤春天的归来。

在桃叶渡头,河水流淌着离别的恨意;绿杨亭上,山色美丽如同画中的眉。酒醒之后,人仿佛还在梦境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诗中“珠树三花”与“小阳关”曲的对比,突显了美好时光与离别之痛的反差。雏莺学语的描绘,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桃叶渡头与绿杨亭上的景致,则进一步以景寓情,抒发了离别的哀愁。结尾的“酒醒人在梦魂间”,则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深刻记忆与无尽思念。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