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楼为孙同知赋
徂徕大夫擅高节,罗浮仙子应同流。
亦有淇园古君子,相伴幽人同一楼。
幽人襟怀绝尘垢,共结寒盟号三友。
百年大梦杳难醒,万古清风长不朽。
贤孙佐郡闽海东,宦成回首归兴浓。
重构危楼题旧扁,欲修先绪追前踪。
岁暮群芳尽凋歇,三友敷荣心似铁。
相看一笑天地春,权门炙手从渠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徂徕大夫:指徂徕山中的隐士,这里比喻高洁的人。徂徕(cú lái)。
- 罗浮仙子:指罗浮山中的仙女,比喻高洁的女性。
- 淇园古君子:指古代的君子,淇园是古代著名的园林,这里用来比喻高洁的君子。
- 幽人:隐士,指隐居的人。
- 寒盟:清贫而坚定的盟约。
- 大梦:比喻人生的虚幻。
- 清风:比喻高洁的品格。
- 危楼:高楼。
- 先绪:祖先的事业或遗志。
- 敷荣:开花,繁荣。
- 权门:有权势的家族或人物。
- 炙手:比喻权势炽盛。
翻译
徂徕山中的隐士以其高洁著称,罗浮山中的仙女也应当与之同流。还有淇园中的古代君子,与隐士共同居住在一座楼中。隐士的胸怀远离尘世的污垢,共同缔结了清贫而坚定的盟约,号称“三友”。人生百年如一场大梦,难以醒来,但他们的万古清风却永远不朽。
贤孙在闽海东边辅佐郡守,官职成就后回首归乡的兴致浓厚。他重建高楼,保留旧时的牌匾,想要继承祖先的遗志,追随前人的足迹。岁末时节,群芳大多凋谢,但“三友”依然繁荣,心如铁石。他们相视一笑,仿佛天地间都充满了春意,而权势家族的炽盛则任其自然。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徂徕大夫、罗浮仙子及淇园古君子三位高洁之士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清高品格的向往和对世俗权势的淡漠。诗中“三友”象征着不随波逐流、坚守本心的精神,而“岁暮群芳尽凋歇,三友敷荣心似铁”则强调了这种精神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