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梅为余君稷兴赋

一脉阳和初破冻,孤根得气先萌动。 南枝北枝烂熳开,商鼎已作和羹梦。 轻风时度岩谷间,清香万斛飘人寰。 独抱冰霜清白操,耻竞桃李芳菲颜。 一般风味尤奇绝,夜静林梢上寒月。 疏影横窗舞翠虬,残英满地飞香雪。 素志宁甘没草莱,移根终向上林栽。 春色无边独占断,群花不敢争先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脉阳和:一缕温暖的阳光。阳和,温暖的阳光。
  • 孤根:单独的根,指梅树。
  • 烂熳:即烂漫,形容花开得十分茂盛。
  • 商鼎:古代商朝的鼎,这里比喻国家。
  • 和羹:调和羹汤,比喻治理国家。
  • 清香万斛:形容香气极其浓郁。斛,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冰霜清白操:比喻高洁的品格。
  • 耻竞:不屑于与...竞争。
  • 风味:这里指梅花的独特气质。
  • 奇绝:极其独特,无与伦比。
  • 翠虬:翠绿色的龙,比喻梅枝。
  • 残英:落花。
  •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比喻高贵的环境。

翻译

一缕温暖的阳光刚刚融化冰冻,梅树的孤根在春气中率先萌动。南枝北枝的花朵烂漫开放,仿佛商朝的鼎中已在做着和羹的梦。轻风不时吹过山谷,带来浓郁的清香,飘洒人间。梅花独自保持着冰霜般的高洁品格,不屑于与桃李争艳。它独特的气质尤为奇绝,在静夜中,林梢上挂着寒月。疏影横斜在窗上,如同翠绿的龙在舞动,落花满地,如同飞舞的香雪。梅花的素志不愿埋没于草丛,终将被移植到高贵的上林园。独占无边的春色,群花不敢与之争先开放。

赏析

这首作品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开放及其独特的气质,表达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孤根得气先萌动”、“清香万斛飘人寰”等,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生命力和香气。同时,通过“独抱冰霜清白操,耻竞桃李芳菲颜”等句,强调了梅花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情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作者的情感寄托。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