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尹氏遗踪:指尹吉甫的遗迹,尹吉甫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百尺台:形容高台,这里可能指尹吉甫的墓地或纪念建筑。
- 子归来:指尹吉甫的后代或追随者归来。
- 文武为邦宪:指以文治和武功来维护国家的法律和秩序。
- 泥婵娟:指沉迷于美色。
- 养祸胎:比喻埋下祸根。
- 鸣牝:指母鸡,这里比喻女性。
- 掇蜂:指摘取蜂巢,比喻招惹是非。
- 终古恨:永远的遗憾。
- 衣苔带藻:形容墓地荒凉,长满苔藓和藻类。
- 至今哀:至今仍令人哀伤。
- 悠悠往事:遥远的历史往事。
- 嗟何及:感叹已经无法挽回。
- 浩浩东波:形容波涛浩渺,比喻时间的流逝。
- 去不回:一去不复返。
翻译
尹吉甫的遗迹高耸百尺台,呼唤却不见他的后代归来。 可怜他们以文治武功维护国家,却沉迷于美色埋下祸根。 母鸡鸣叫、摘取蜂巢,终是千古遗憾, 墓地荒凉,长满苔藓和藻类,至今令人哀伤。 遥远的往事令人叹息,已经无法挽回, 浩渺的东波一去不复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尹吉甫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诗中“百尺台”与“不见子归来”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后句通过对“文武为邦宪”与“泥婵娟养祸胎”的对比,批判了沉迷美色、忽视国家大义的行为。结尾的“悠悠往事”和“浩浩东波”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