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新正六日送简西峃登舟

· 杨慎
金兰意气昔论文,燕坐朝霜竟夕曛。 千里驱驰来僰道,十年羁旅共滇云。 交游落落晨星散,踪迹悠悠水国分。 江北江南从此隔,何时何地再逢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寅:指某年的甲寅年。
  • 新正:农历新年正月。
  • 简西峃:人名,诗人的朋友。
  • 金兰:比喻深厚的友情。
  • 燕坐:安坐,闲坐。
  • 朝霜:早晨的霜,比喻时间的短暂。
  • 竟夕:整夜。
  • :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指夜晚。
  • 僰道: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这里指该地区。
  • 滇云:指云南地区。
  • 落落:稀疏的样子。
  • 晨星:早晨的星星,比喻稀少。
  • 悠悠:遥远的样子。
  • 水国:指江河湖泊众多的地区。
  • 江北江南:指长江的南北两岸。

翻译

我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昔日的论文讨论,就像燕子安坐,朝霜竟夜,直到夜幕降临。千里驱驰来到僰道,十年间我们都在云南这片云雾缭绕之地流连。如今,我们的交游如晨星般稀疏,踪迹如悠悠水国般分散。从此,江北与江南将我们隔开,不知何时何地能再次与你相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简西峃的深情告别和不舍。诗中,“金兰意气”和“燕坐朝霜”描绘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时光,而“千里驱驰”和“十年羁旅”则反映了他们共同经历的艰辛与漂泊。末句“江北江南从此隔,何时何地再逢君”更是抒发了诗人对未来难以预料的相逢的忧虑和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