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同乡诸公寄川扇

· 杨慎
对青筠膜渍霞斑,渥紫梬膏鍊月颜。 自觉金风爽仙驭,谁将玉雪洒人寰。 薛涛歌里扬清啭,卓女吟边障远山。 万里桥西销暑会,几回琼树梦中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筠(qīng yún):青竹。
  • 膜渍霞斑:指扇面上的图案,如霞光斑斓。
  • 渥紫梬膏(wò zǐ jiǒng gāo):深紫色的漆,梬膏是古代制漆的一种材料。
  • 鍊月颜:形容漆色如月光般皎洁。
  • 金风:秋风。
  • 玉雪:比喻扇子轻摇如雪花飘落。
  • 薛涛:唐代女诗人,此处指其诗作。
  • 卓女:卓文君,西汉才女,此处指其诗作。
  • 障远山:比喻扇子如山峦远隔,形成屏障。
  • 万里桥:成都的一座桥名。
  • 琼树:传说中的仙树,比喻美好的景象。

翻译

面对着青竹制成的扇面,上面渍染着如霞光般斑斓的图案,深紫色的漆如同精心炼制的月光颜料。 自觉秋风清爽,仿佛驾着仙风,不知是谁将这如玉雪般的清凉洒向人间。 薛涛的诗歌中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卓文君吟咏时,扇子如同远山般形成屏障。 在万里桥西举行的消暑聚会中,多少次梦回那琼树般的美好景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收到同乡寄来的川扇时的情景与感受。诗中,“青筠膜渍霞斑”与“渥紫梬膏鍊月颜”生动描绘了扇子的精美工艺与色彩,而“金风爽仙驭”与“玉雪洒人寰”则通过比喻和夸张,表达了扇子带来的清凉与愉悦。后两句通过历史人物薛涛和卓文君的典故,增添了文化底蕴,同时“障远山”与“琼树梦中攀”则巧妙地将扇子的实用功能与诗意想象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扇子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