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答坡山二首

· 黄衷
此身元称褐袍宽,何物曾堪待所欢。 无分东山携紫袖,有时西墅岸缁冠。 百年药裹供垂暮,八月莼丝谢早寒。 莫倚长林叹摇落,芳华强半带愁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褐袍:粗布制成的长袍,常指贫苦人所穿。
  • 东山:指隐居之地。
  • 紫袖:紫色的衣袖,常用来指代美女或高贵的服饰。
  • 西墅:西边的别墅,这里可能指隐居的地方。
  • 缁冠:黑色的帽子,常指僧侣或隐士的服饰。
  • 药裹:指药物,这里比喻生活的艰辛。
  • 垂暮:接近晚年。
  • 莼丝:莼菜的嫩叶,这里指莼菜。
  • 芳华:美好的年华。

翻译

我这身粗布长袍原本就宽松,还有什么东西能让我等待所爱之人呢? 我没有资格在东山携带着紫衣美女,有时在西边的别墅戴上隐士的黑色帽子。 百年的药物供应着我的晚年,八月的莼菜因早寒而凋谢。 不要依靠着长林叹息落叶,美好的年华多半带着忧愁来观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诗中,“褐袍宽”和“缁冠”描绘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而“东山”和“西墅”则分别象征着理想与现实。通过“药裹供垂暮”和“莼丝谢早寒”,诗人抒发了对晚年生活和季节变迁的无奈。最后两句则透露出对美好年华逝去的忧愁和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