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

沉疾已在躬,嗜书犹不废。 每闻有奇籍,多方必图致。 手录畏辛勤,数纸还投弃。 贸人供所好,恒辍衣食费。 往来绕案行,点画劳指视。 成编亦艰难,把玩自珍贵。 家人怪何用,推却从散离。 亦蒙朋友笑,既宦安用是。 自知身有病,不作长久计。 偏好固莫捐,聊尔从吾意。 有子虽二人,未知谁可遗。 我但要披阅,岂复思后世。 逢愚聚亦散,贤必能添置。 区区虑远心,何其错为地。 不如供目前,一卷有真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沉疾:重病。
  • :身体。
  • 嗜书:酷爱读书。
  • 奇籍:珍贵的书籍。
  • 图致:设法得到。
  • 手录:亲手抄写。
  • 贸人:商人。
  • 恒辍:经常停止。
  • 点画:指阅读时的专注。
  • 成编:完成编纂。
  • 把玩:欣赏、玩味。
  • 怪何用:奇怪这有什么用。
  • 既宦:已经做官。
  • 固莫捐:固然不能放弃。
  • 聊尔:暂且。
  • :留给。
  • 披阅:翻阅。
  • 逢愚:遇到愚昧的人。
  • 添置:增加收藏。
  • 区区:微小,这里指微不足道的忧虑。
  • 错为地:错误地担心。

翻译

我身患重病,但仍然不放弃对书籍的热爱。每当听说有珍贵的书籍,我总是想尽办法去得到它们。亲手抄写虽然辛苦,但有时抄了几页就放弃了。商人为了满足我的爱好,常常不得不停止衣食的费用来购买书籍。我经常绕着书桌走来走去,专注地阅读每一个字。完成一本书的编纂也很艰难,我总是珍惜地欣赏它们。家人奇怪这有什么用,我推开他们,继续我的收藏。也有些朋友嘲笑我,既然已经做官,为什么还要这样。我自己知道身体有病,不会做长远的打算。但我对书籍的爱好固然不能放弃,暂且就随我的意愿吧。我有两个儿子,不知道应该把书留给谁。我只想翻阅这些书,哪里还会考虑后世的事。遇到愚昧的人,收藏也会分散,贤明的人一定能增加收藏。我那些微不足道的远虑,是多么错误的担心。不如就享受眼前,一卷书就有真正的味道。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深厚情感,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对书籍的热爱和追求。诗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对珍贵书籍的渴望,以及为了收藏书籍不惜牺牲生活费用的执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不解的无奈,以及对未来传承的不确定感。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书籍的纯粹享受,认为每一本书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必过分担忧未来,而应珍惜眼前的阅读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态度。

杨循吉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君谦。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好读书,每得意则手舞足蹈,不能自禁,人称“颠主事”。以多病,致仕居支硎山下,课读经史。性狷介,胸襟狭隘,好持人短长。武宗南巡至南京,召赋《打虎曲》称旨,令改武人装,随从左右,常使为乐府、小令,以俳优待之。循吉以为耻而辞归。晚年落寞,更坚癖自好。有《松筹堂集》及杂著多种。 ► 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