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弘法寺后圃小山

· 杨慎
黄鸟语春晚,青林生夏阴。 禅宫静钟梵,宁知车马音。 率尔成嘉遇,晤言良所钦。 对酒俯楼殿,步屣陟丘岑。 谋野既有获,在远亦会心。 怀哉幽寂地,兹游可重寻。 扰扰望城闉,欲去愧尘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鸟:黄莺。
  • 禅宫:指弘法寺。
  • 钟梵:钟声和梵音,指寺庙中的钟声和诵经声。
  • 率尔:轻率地,随意地。
  • 嘉遇:美好的相遇。
  • 晤言:面对面的交谈。
  • 步屣:穿着木屐行走。
  • :登,上升。
  • 丘岑:小山丘。
  • 谋野:在野外谋划,这里指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或思考。
  • 怀哉:感叹词,表示怀念或向往。
  • 幽寂地:幽静寂寞的地方。
  • 兹游:这次游玩。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城闉:城门。
  • 尘襟:世俗的衣襟,比喻世俗的束缚或烦恼。

翻译

黄莺在春末的时节欢快地鸣叫,青翠的树林在夏日里投下阴凉。弘法寺内,钟声和梵音静静地回荡,仿佛隔绝了外界车马的喧嚣。我随意地遇到了美好的相遇,与知己面对面的交谈让我深感敬佩。举杯对饮,俯瞰着楼殿,穿着木屐登上小山丘。在野外寻找灵感,即使身处远方也能感受到心灵的触动。我怀念那幽静寂寞的地方,这次的游玩值得再次追寻。望着纷乱的城门,我感到惭愧,因为世俗的束缚让我无法摆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弘法寺后的小山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黄鸟、青林、禅宫钟梵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幽静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率尔成嘉遇,晤言良所钦”展现了诗人对偶然相遇的美好和与知己交谈的珍视,而“扰扰望城闉,欲去愧尘襟”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