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姚西野七十有一韵

鹅城城阙自春秋,阅世如翁几白头。 洛下耆英媲往哲,清时箸蔡定人谋。 家传柱史声名旧,业绍郎君麟凤洲。 料得但怜同辈在,春山无伴可相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鹅城:指惠州,因惠州城西有鹅湖而得名。
  • 阅世:经历世事。
  • 洛下耆英:指洛阳的老年英才,这里比喻姚西野。
  • :比美,匹敌。
  • 清时:太平盛世。
  • 箸蔡:指决策,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箸蔡”的典故,意为用筷子占卜。
  • 柱史:古代官名,这里指姚西野的家族有显赫的历史。
  • 业绍:继承家业。
  • 郎君: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姚西野的儿子。
  • 麟凤洲:比喻杰出的人才或家族。
  • 但怜:只可惜。
  • 同辈:同一代人。
  • 春山:春天的山,这里比喻美好的环境或时光。
  • 相求:相互寻求陪伴或交流。

翻译

鹅城的历史悠久,自春秋时期便有记载,经历了多少世事变迁,像您这样白发苍苍的长者又有几位呢?您如同洛阳的老年英才,足以与古代的哲人相媲美。在这太平盛世,您的决策定能成为人们的智谋。您的家族传承了古代柱史的声名,家业由您的儿子继承,如同麟凤般杰出。只可惜,同辈中人已不多,春天的山中若无同伴,又怎能相互寻求陪伴呢?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姚西野的长寿与家族荣耀,通过“鹅城”、“洛下耆英”等典故和比喻,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个人品质。诗中“阅世如翁几白头”一句,既表达了对其长寿的敬意,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末句“春山无伴可相求”则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淡淡忧虑,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杨起元

明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