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城听柝
春城月白星欲稀,城头杨柳乌始飞。乌始飞,月将落。
已向南楼闻捣钟,复上东城听严柝。声正幽,客思泪沾衣。
沾衣惜未已,柝声复方起。嫣花零落三五枝,征人一别千馀里。
独携孤剑上高城,凉气流云天若水。鸣鸡寂不闻,枯松历历度秋燐。
请君莫到龙沙外,月上清笳愁杀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柝(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 龙沙:泛指塞外沙漠之地。
翻译
春天的城邑,月色皎白,星辰渐稀,城头的杨柳间乌鸦开始飞起。乌鸦开始飞动,月亮将要落下。 已经听到南楼传来的捣钟声,又登上东城倾听森严的打更声。声音正显幽静,客居之人思乡情切,泪水沾湿了衣裳。 泪水沾湿衣裳,忧伤之情还未停止,打更声又再次响起。娇艳的花朵凋零了三五枝,出征的人一分别就是千里之遥。 独自带着一把孤剑登上高高的城墙,清凉的气流在天空中像水一样流动。听不到鸡鸣声,干枯的松树清晰地映照着秋夜的鬼火。 请你不要走到塞外沙漠之外,月下的胡笳声让人忧愁欲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色下的城邑景象,以及客居之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征人的思念与担忧。诗中通过“月白”“星稀”“乌飞”“月落”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南城捣钟”“东城严柝”的声音,更加深了这种幽静的感觉,也引发了客居者的思乡愁绪,以至于“泪沾衣”。“嫣花零落”“征人一别千馀里”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最后,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前往塞外,那里的月下胡笳声充满了忧愁,进一步强调了愁绪的深沉。整首诗意境凄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各种景象和声音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人们在离乡背井、战争等情境下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