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东风恻恻雨凄凄,飘断残英蝶欲迷。 无数踏归青草路,有时浮出武陵溪。 深宫尽日同人泪,荒苑无声伴鸟啼。 闻道洛城春日好,明朝期发杏园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恻恻(cè cè):形容悲痛、凄凉。
  • 凄凄:形容寒凉或悲伤。
  • 残英:残留的花,落花。
  • 武陵溪:本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提到的溪流,此处借指落花飘流的美好去处。
  • 苑(yuàn):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

翻译

春风带着悲伤吹来,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吹落的残花飘零,连蝴蝶都为之迷茫。无数的落花被人踩踏在青草路上,有时又飘浮出如同武陵溪般美好的地方。深深的宫院里整日有人如同落花般落泪,荒芜的园林寂静无声,只有鸟儿在啼叫。听说洛城的春日美好,期望明日能出发前往杏园西边。

赏析

这首诗以落花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带有某种希望的场景。诗的前两句通过“东风恻恻”“雨凄凄”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飘断残英蝶欲迷”则进一步强调了落花的飘零和蝴蝶的迷茫,表现出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接下来的两句,“无数踏归青草路,有时浮出武陵溪”,一方面写出了落花被人踩踏的无奈,另一方面又想象落花可能会飘向美好的地方,形成了一种对比。“深宫尽日同人泪,荒苑无声伴鸟啼”将人的悲伤与宫廷的荒芜相结合,增添了诗的哀怨之感。最后两句“闻道洛城春日好,明朝期发杏园西”,则在前面的悲伤氛围中透露出一丝希望,表达了对美好春日的向往。整首诗意境凄美,情感细腻,通过对落花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释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