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光歌为谷电非作

君不见梧台燕石笑周人,黄金错买凤凰群。世间局蹐那可道,悬黎绿结谁相亲。 太颠宝贝隋侯珠,十车鱼目混有馀。六龙驭日日西入,海风吹沙天地黑。 湛卢出匣光不割,至今抱璞楚人泣。却秦蹈海宁非痴,击晋守阍更谁识。 金谷可怜几斛珠,当时又错换颜色。丈夫意气在四海,黑头不遂白头改。 手中有米难排山,云里无梯凤不还。猛虎乍甘卑作鼠,鲋鱼意在升斗间。 抽来双铗老龙声,万里随风破渺溟。楼船将军空重士,玉帐但闻啜紫琼。 龙蛇自古出大泽,一长不吐羞为客。琅玕作饭不能餐,典却鹔鹴竟何益。 舳舻去岁浮鳄渚,星光耿耿长天碧。南飞乌鹊飞栖时,星光却向长襟落。 抖之铿然在趾间,神姝缥缈竟难攀。回头失手愕交甫,此珠光怪非等閒。 我闻神宝遍天地,当时刳腹开昭关。又闻汲水饮异人,双璧竟产蓝田山。 为智为福各有时,飞鸠变铁终无移。去年珠海十万灯,绣幡宝网拖长霓。 金钟喧彻寒潮白,阴幽似见鬼神驰。河伯却衔此夜光,疾走韩江照君衣。 君今牢骚欲归去,黄金虽瘦功德肥。我作此歌名瑞光,梵音轧轧动南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梧台:梧台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梧台村北,是齐国宫室建筑中最大的一处夯土台基。
  • 燕石:(yān shí)一种像玉的石头。
  • 局蹐:(jú jí)形容畏缩不安的样子。
  • 悬黎:美玉名。
  • 绿结:一种绿色的宝石。
  • 太颠:人名,辅佐周文王的大臣。
  • 宝贝:这里指珍宝。
  • 隋侯珠: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宝珠。
  • 鱼目:鱼的眼睛,常用来比喻以假乱真的事物。
  • 六龙驭日:古代神话传说太阳神驾着六龙车,以羲和为御者。六龙驭日日西入,指时光流逝。
  • 湛卢:春秋时期铸剑名匠欧冶子所铸名剑之一。
  • 抱璞:(bào pú)指保持本色,不为外物所惑。
  • 却秦蹈海:指鲁仲连拒绝秦王封赏,逃隐于海上。
  • 守阍:(shǒu hūn)守门,看门。
  • 金谷:指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
  • 斛珠:(hú zhū)斛为量器,斛珠指用斛量的珍珠,形容数量之多。
  • 黑头:指年轻的时候。
  • 鲋鱼:(fù yú)鲫鱼。
  • 双铗:(shuāng jiá)两把剑。
  • 渺溟:(miǎo míng)渺茫的大海。
  • 楼船将军:指杨仆,西汉名将。
  • 玉帐:古代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
  • 啜紫琼:饮用美酒。
  • 琅玕:(láng gān)似玉的美石。
  • 鹔鹴:(sù shuāng)鸟名,雁的一种,这里指鹔鹴裘,用鹔鹴鸟羽毛制成的裘。
  • 舳舻:(zhú lú)船头和船尾的合称,泛指船只。
  • 鳄渚:地名,今广东潮州。
  • 神姝:女神。
  • 交甫: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他在汉水之滨遇到两位神女,神女解下佩珠赠给他,他接过来放在怀中,走了几步,佩珠却不见了。
  • 南箕:星名,即箕星,箕宿。

翻译

你没看到梧台的燕石被周人嘲笑,用黄金错买了凤凰群般的假珍宝。世间人畏缩不安的样子难以言说,悬黎美玉和绿结宝石又有谁能真正亲近呢。 太颠的宝贝隋侯珠,十车的鱼目混杂其中还有剩余。太阳神的六龙车每日向西行去,海风吹起沙尘让天地变得黑暗。 湛卢剑出匣却未切割,至今楚人抱着璞玉哭泣。鲁仲连拒绝秦王封赏逃隐于海上难道是痴傻吗,击晋守门的人又有谁能认识呢。 金谷园可怜那几斛的珍珠,当时又错误地换了颜色。大丈夫的意气在四海之内,年轻时未实现志向,头发白了也不会改变。 手中有米却难以排出山的形状,云里没有梯子凤凰也不会回来。猛虎暂且甘愿卑微地如同老鼠,鲫鱼的志向只在升斗之间。 抽出双剑发出老龙般的声音,在万里之遥随风冲破渺茫的大海。楼船将军空有重视士卒之名,在玉帐中只听到饮用美酒的声音。 龙蛇自古以来从大泽中出现,长久不展露就羞于为客。琅玕虽美却不能当作饭吃,典当了鹔鹴又有什么益处呢。 去年船只去往鳄渚,星光闪耀,天空长久地呈现出碧蓝的颜色。向南飞的乌鹊栖息时,星光却向着长襟落下。 抖动时发出铿锵之声在脚趾之间,女神缥缈难以攀附。回头失手让交甫惊愕,这珠光怪异并非寻常。 我听说神宝遍布天地,当时为了过关剖腹打开昭关。又听说为异人打水喝,双璧最终产于蓝田山。 成为智慧或带来福气都各有其时,飞鸠变成铁始终不会改变。去年珠海有十万盏灯,绣幡宝网拖着长长的霓虹。 金钟的声音响彻寒潮变白,阴暗幽深处好似见到鬼神奔驰。河伯却衔着这夜光珠,快速跑到韩江照亮你的衣服。 你如今心怀牢骚想要归去,黄金虽然看似瘦弱但功德却是丰厚的。我作这首题为《瑞光》的歌,梵音轧轧惊动南箕星。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世间事物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珍宝、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的描绘,揭示了世间的真假、善恶、兴衰和人们的志向、追求与无奈。

诗的开头以梧台燕石和黄金错买凤凰群等事例,讽刺了世人的盲目和无知。接着,通过描写各种珍宝和神话传说,如隋侯珠、湛卢剑、鲁仲连的故事等,展现了世间的珍贵之物和英雄豪杰的事迹,但同时也指出了它们在现实中的无奈和悲哀。

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认为大丈夫的意气应在四海之内,不应因时光的流逝和困境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中人们的无奈和卑微,如猛虎甘为鼠、鲋鱼意在升斗间等。

整首诗语言丰富,用典巧妙,意境宏大,既有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