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即兄

哭罢穷途笑步兵,秋山病叶一身轻。 木瓢潦倒人烟饭,竹笠萧条塞雪声。 去住每怜予有恨,别离愈爱汝无情。 感公古亦怀冰者,大法依然属老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途:指处境艰难或走投无路。
  • 步兵:这里指阮籍,他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常借酒消愁,以避祸患。
  • 潦倒:指颓废、失意的样子。
  •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 怀冰:比喻高洁。(“潦”读音“liáo”)

翻译

哭完这走投无路的遭遇后,我像阮籍一样苦笑,秋山的病叶让我感到一身轻松。 用木瓢舀着简单的人家烟火饭,戴着竹笠,听着塞外风雪的萧瑟之声。 每次的离去和停留都让我心有遗憾,而分别时更加觉得你看似无情却有情。 感激您也是如古人般高洁之人,重要的法则依然依靠您这样的老成之人。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种种感受。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哭罢穷途笑步兵”,表达了自己处境的艰难以及内心的苦闷,但又以一种自嘲的方式来缓解这种情绪,体现了一种无奈中的豁达。“秋山病叶一身轻”则以秋山的病叶自喻,暗示自己的疲惫和脆弱,但又有一种放下重担后的轻松感。

接下来的“木瓢潦倒人烟饭,竹笠萧条塞雪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简陋和环境的萧瑟,进一步烘托出他的孤独和寂寞。

“去住每怜予有恨,别离愈爱汝无情”,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矛盾心理,他对离别感到遗憾和不舍,但又明白这种分别或许是必要的,对方看似无情的表现,实则蕴含着更深的情感。

最后两句“感公古亦怀冰者,大法依然属老成”,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感激和敬重,认为他是如古人般高洁的人,并且相信重要的法则和道理依然要依靠像他这样阅历丰富、成熟稳重的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情感真挚,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