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公洁尚总戎

带砺高天府,簪缨显将星。 祥光冲剑上,神气压云平。 喷薄空千里,驱驰肃万灵。 烟消铜柱国,月满尉陀城。 妙略韬钤秘,风流翰墨馨。 紫庭尊节制,绿发重经营。 地轴如车转,天河似槊横。 葳蕤云物丽,想像瑞烟升。 玉海寒吹静,金门夜舞轻。 既看云作锦,还倚玉为屏。 雨露先文德,干旌合至诚。 凌烟腾卫霍,涷蕊傲霜冰。 庙算师黄石,英才诞白精。 鹫峰原有嘱,莲域岂无情。 宝树频衔鹤,春光会啭莺。 诸天齐福力,四海集威名。 佛地珠还朗,波旬钺可惊。 彭篯谁得似,丹井缕烟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带砺(dài lì):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 簪缨(zān yīng):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 将星:古人认为帝王将相与天上星宿相应,将星即象征大将的星宿。
  • 韬钤(tāo qián):古代兵书《六韬》《玉钤篇》的并称,后泛指兵书或用兵的谋略。
  • 葳蕤(wēi ruí):形容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 (shuò):古代兵器,类似于长矛。
  • (dōng):“冻”的异体字。

翻译

你拥有国家赐予的高爵厚禄,显达的地位如将星闪耀。祥瑞之光直冲剑上,神奇的气势压制云平。气势磅礴空阔千里,驰骋四方整肃万灵。硝烟消散在铜柱国,明月洒满尉陀城。 精妙的谋略隐藏在兵书中,风流的文采笔墨散发着芳香。在紫庭受到节制尊崇,以绿发之姿重新经营。大地如车般转动,天河似长矛般横陈。繁茂的云彩万物美丽,想象中祥瑞的烟雾升腾。 玉海寒冷的风吹得平静,金门夜晚的舞蹈轻盈。既看到云彩化作锦缎,又倚靠着玉石当作屏风。雨露首先润泽文德,旗帜挥舞合乎至诚。如同凌烟阁中的卫青、霍去病般荣耀,像傲霜斗雪的花蕊般坚强。 作战的谋划师从黄石公,杰出的人才诞生如白精。鹫峰原本就有嘱托,莲域岂能没有情。珍贵的树木频繁有鹤来栖息,美好的春光中会有黄莺婉转啼鸣。各方天神都给予福力,四海之内聚集着威名。佛地的宝珠依然明亮,恶魔波旬的钺也会感到吃惊。彭祖篯铿谁能比得上,丹井中屡屡升起烟雾。

赏析

这首诗是对寿公的赞美之词。诗中用了许多华丽的词汇和意象,来描绘寿公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和显赫地位。

诗的开头通过“带砺高天府,簪缨显将星”等句,表现寿公的尊贵和威严。接着,“祥光冲剑上,神气压云平”等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气势和魅力。诗中还描述了寿公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智慧,如“妙略韬钤秘,风流翰墨馨”,显示出他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在描写自然景象和环境时,诗中运用了“地轴如车转,天河似槊横”“葳蕤云物丽,想像瑞烟升”等富有想象力的语句,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寿公的品德和风范,如“雨露先文德,干旌合至诚”,体现了他的仁义和忠诚。

整首诗语言优美,对仗工整,意境宏大,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寿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