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越城晚眺

· 刘基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 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月上海门山,山河莽苍间。
拼音

注释

波:一作「青」。 征鸿:即「征鴈」。迁徙的鴈,多指秋天南飞的鴈。 海门:指江水入海之口。

词牌《菩萨蛮》下标明词名为「越城晚眺」,按习惯思维,此词该是刘基在绍兴所作。湘湖有古迹越王城,又叫越王台,诗词中为顺口押韵等原因,偶亦有称越城、越台的,李白在《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中的「西陵绕越台」即指此;而作为越国古城,绍兴同样有相同名称的胜迹。但《诚意伯文集》中收入的这首词,确实为刘基在游萧山湘湖越王城时所填。 秋风吹来,雨过天晴,大地明净,斜阳照远,可以看到远处天边的树林。青青的湖波荡漾着树影,粼粼波光闪亮,比有花纹的绮罗还要艳丽。渐渐消退的残霞里,有几点大鴈飞来。月亮从海口那边的山上升起,整个山河都沉没在没有边际的苍茫之间。这首小词写雨后黄昏到月出的景色变化,生动传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菩萨蛮: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 越城:古城名,在今浙江绍兴。
  • 晚眺:傍晚时远望。
  • 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 :摇动,这里形容树色映照在湖面上,使湖波显得动荡。
  • 绮罗:华贵的丝织品,这里比喻波光。
  • 征鸿:远飞的大雁,常用来比喻离别的亲友。
  • 海门山:指海边或江边的山,这里可能指浙江沿海的山。
  • 莽苍:形容景色迷茫,也指迷茫的景色。

翻译

西风吹散了云头的雨,斜阳照耀着天边的树。树色映照在湖波上,波光闪烁如华贵的绮罗。 远飞的大雁从何处起飞,点点残霞中隐约可见。月亮升起在海门山上,山河景色在迷茫中显得辽阔无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越城傍晚的景色,通过西风、斜阳、树色、湖波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词中“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巧妙地将树影与湖波相结合,比喻波光如绮罗般华丽,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后句通过征鸿、残霞、月升等意象,增添了诗意和远行的情感色彩,使整首词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远方的向往。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