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歌行

· 刘基
亭亭松柏树,结根幽涧隈。 高标拂云日,直干排风雷。 曾经匠石顾,谓是梁栋材。 明堂未构架,厚地深栽培。 荧星入天阙,武库一朝灾。 搜求到栎朴,谷赤山城垓。 般尔死无人,钩绳付舆台。 路阻莫自致,弃之于草莱。 天寒斧斤集,岁莫空摧颓。 三光无偏照,四气有还回。 斲丧在须臾,成长何艰哉。 孰知真宰意,怅望使心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亭:挺拔直立的样子。
  • 结根:扎根。
  • 幽涧:深邃的山涧。
  • (wēi):山弯或水弯处。
  • 高标:高耸的标杆。
  • 拂云日:触及云和日,形容极高。
  • 直干:直立的树干。
  • 排风雷:抵御风雷,形容坚固。
  • 匠石:古代著名的石匠,这里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 梁栋材:建筑用的优质木材。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这里指宏伟的建筑。
  • 厚地:深厚的土地。
  • 栽培:培育。
  • 荧星:流星。
  • 天阙:天宫,这里指皇宫。
  • 武库:储藏兵器的地方。
  • 栎朴(lì pǔ):栎树和朴树,这里泛指普通木材。
  • 谷赤:山谷中的红色,这里指山谷。
  • 山城垓(gāi):山城边。
  • 般尔:古代著名的木匠。
  • 钩绳:木工用的工具。
  • 舆台:古代官职,这里指低级官员。
  • 草莱:杂草丛生的地方。
  • 斧斤:斧头。
  • 岁莫:年末。
  • 摧颓:毁坏。
  • 三光:日、月、星。
  • 四气:四季的气候。
  • 斲丧(zhuó sàng):毁坏,损伤。
  • 真宰:天意,天命。

翻译

挺拔的松柏树,扎根在深邃的山涧弯处。它们高耸入云,直立的树干能抵御风雷。曾经被技艺高超的工匠看中,认为它们是建筑用的优质木材。宏伟的建筑尚未建成,它们就被深深地栽培在肥沃的土地中。流星划过天宫,武库一夜之间遭受灾难。搜寻到普通的栎树和朴树,山谷中的红色,山城边。般尔这样的木匠已无人,木工用的钩绳交给了低级官员。道路阻塞无法自达,只能将它们丢弃在杂草丛生的地方。天寒地冻,斧头聚集,年末时它们空空如也,被毁坏。日、月、星无偏照,四季的气候循环往复。毁坏在顷刻之间,成长却是何等艰难。谁能知道天意,只能怅然望天,心中哀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松柏树的命运,隐喻了人才的遭遇和天意的无常。诗中,松柏树被赋予了高贵的品质和期望,但最终却因种种原因被弃置,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种对比强烈的命运转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才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象和天象变化,也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