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岩林生伯云还乡觐省

· 刘基
生儿须男不须女,二十辞家事明主。由来卿相出白屋,志士宁甘守环堵。 天上黉宫古庠序,济济衣冠鹓鹭羽。学业须兼文与武,济川期舟旱期雨。 悬髻看书困不眠,劬心问道饥忘咀。朝来忽睹林间鸦,雏飞哺母声哑哑。 慨想高堂缺温清,稽首天阍动天听。春烟苍茫春树绿,水煖芹芽白如玉。 扁舟荡漾驶归风,綵服飘扬炫晴旭。盈门弱柳鹅黄丝,莺鸣如弦花满枝。 开门见儿喜不定,问言执手仍牵衣。牵衣上堂拜嘉庆,笾豆既具殽且时。 儿前劝酒还蹈舞,亲戚满筵欢笑语。朱颜婉娩映青松,鹤发婵娟照芳醑。 为子歌一曲,送子江之湄。到家早来旋,勿为儿女慈。 人生有亲乐莫乐,况乃君恩重山岳。读书不可迂,检身不可疏。 劝子慎勿学世儒,顾言耻行名为愚。君不见良金铸为器,鼎鼒亨饪干将利。 才全德备称大贤,报国荣亲两无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觐省(jìn xǐng):回家探望父母。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白屋:指贫寒的家庭。
  • 环堵:四周的墙壁,形容贫穷。
  • 黉宫(hóng gōng):古代的学校。
  • 鹓鹭羽:比喻文武百官。
  • 悬髻:形容专心致志地学习。
  • 劬心(qú xīn):辛勤努力。
  • 天阍(tiān hūn):天宫的门,比喻朝廷。
  • 天听:皇帝的听闻。
  • 芹芽:水芹的嫩芽。
  • 綵服(cǎi fú):彩色的衣服。
  • 婉娩(wǎn wǎn):温柔和顺。
  • 婵娟:美好的样子。
  • 芳醑(fāng xǔ):美酒。
  • 鼎鼐(dǐng nài):古代的烹饪器具。
  • 亨饪(hēng rèn):烹饪。
  • 干将:古代名剑。

翻译

生儿育女,重要的是生男孩,而不是女孩。二十岁离家,是为了侍奉贤明的君主。自古以来,高官显贵多出自贫寒之家,有志之士岂能甘心守着贫穷。

天上的学校古老而庄严,文武百官如同鹓鹭般整齐。学业上要文武双全,既能渡海也能救旱。

夜以继日地学习,困了也不睡,饿了也忘记吃饭。直到有一天,看到林中的乌鸦,小乌鸦在哺育母鸦,声音哑哑。

这让我想起家中缺少温暖和清净,于是向朝廷请愿,希望得到皇帝的听闻。春天里,烟雾苍茫,树木绿意盎然,水芹的嫩芽白如玉。

乘着小舟,迎着归风,彩衣飘扬在晴朗的阳光下。家门前的柳树嫩黄如丝,莺鸟的鸣叫如同弦乐,花儿开满枝头。

开门见到儿子,欢喜不已,问话时还拉着他的衣袖。牵着衣袖走进堂屋,庆祝的宴席已经准备妥当。

儿子上前敬酒,还跳起了舞,亲戚们围坐一桌,欢声笑语。红润的面容映衬着青松,白发如玉,美酒中映出美好的身影。

为你唱一首歌,送你到江边。到家后快点回来,不要被儿女之情所牵绊。

人生有亲人的快乐是最快乐的,何况君恩如山岳般重大。读书不可迂腐,修身不可疏忽。

劝你不要学那些世俗的儒生,只顾言辞而忽视行动,名为愚昧。你看那良金铸成的器具,无论是鼎鼐还是干将,都是烹饪和利剑的象征。

才德兼备的人被称为大贤,报国荣亲,两者都无愧于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林生伯云辞家从政,后又归乡探亲的情景。诗中,刘基通过对林生伯云学业有成、归家探亲的描写,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和对君恩的感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鹓鹭羽”、“悬髻看书”等,展现了林生伯云的勤奋和才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和对国家责任的重视,体现了作者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刻思考。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