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十一首

· 刘基
象以齿自伐,煚以能受羁。 猛虎恃强力,而不卫其皮。 世人任巧智,天道善盈亏。 不见瑶台死,永为天下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象以齿自伐:象因为其珍贵的牙齿而遭到猎杀。
  • 煚以能受羁:煚(jiǒng),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因为其能力而被束缚。
  • 猛虎恃强力:恃,依赖;猛虎依赖其强大的力量。
  • 卫其皮:保护自己的皮毛。
  • 任巧智:任,使用;巧智,聪明才智。
  • 天道善盈亏:天道,自然规律;善,擅长;盈亏,增减,这里指事物的兴衰变化。
  • 不见瑶台死:瑶台,传说中的仙境;死,这里指失败或灭亡。
  • 永为天下嗤:嗤,嘲笑;永远被天下人嘲笑。

翻译

象因为其珍贵的牙齿而遭到猎杀,煚因为其能力而被束缚。猛虎依赖其强大的力量,却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皮毛。世人总是使用聪明才智,而自然规律却擅长于事物的兴衰变化。没有看到那些在瑶台仙境中失败的人,永远被天下人嘲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些普遍规律。诗中提到的象、煚、猛虎,都是因为自身的特点而遭遇不幸,暗示了过于依赖或展示自己的优势可能会带来危险。同时,诗人也批评了世人过于依赖巧智,而忽视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最后,通过瑶台的比喻,诗人警示人们,过于追求虚幻的荣耀和地位,最终可能会遭到失败和嘲笑。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