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山晚归

斜日亭亭石径归,秋风飒飒捲征衣。 林声度晚醒残酒,山气生寒下翠微。 黄菊暂留乌帽去,落霞遥逐断鸿飞。 苍茫犹自馀清兴,新月依人弄夕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亭:形容太阳斜挂的样子。
  • 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 飒飒:形容风声。
  • :卷曲,这里指风卷起衣服。
  • 征衣:旅行的衣服。
  • 林声:树林中的声音。
  • 醒残酒:酒醒后残留的醉意。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文人常戴。
  • 落霞:夕阳的余晖。
  • 断鸿:孤飞的雁。
  • 苍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 清兴:清爽的兴致。
  • 依人:依偎在人身边。
  • 夕晖:夕阳的光辉。

翻译

斜阳挂在石头小路上,我缓缓归家,秋风飒飒地卷起我的旅行衣。 树林中的声音在傍晚时分唤醒了我残留的醉意,山间的气息因为寒意而显得更加青翠。 黄色的菊花暂时留住了我,我戴着黑色的帽子离去,夕阳的余晖远远地追逐着孤飞的雁。 在这辽阔无边的景色中,我依然保留着清爽的兴致,新月依偎在我身边,与夕阳的光辉共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傍晚归家的景象,通过斜阳、秋风、林声、山气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黄菊暂留乌帽去,落霞遥逐断鸿飞”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又隐含了对旅途孤独的感慨。结尾的“新月依人弄夕晖”则巧妙地将新月与夕阳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赵完璧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