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明府谪教润州

讲肆延陶令,今非马队扃。 葛巾原漉酒,绛帐且传经。 高浪西津白,生烟北固青。 江南书札近,好寄鹤丘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讲肆:讲学的地方。
  • 陶令:指陶渊明,此处比喻冯明府。
  • 马队扃:马队指学府,扃(jiōng)意为关闭,此处指学府关闭,不再讲学。
  • 葛巾:古代男子戴的头巾,此处指陶渊明的形象。
  • 漉酒:过滤酒,陶渊明有漉酒的故事。
  • 绛帐:红色的帐幕,古代讲学时用来遮蔽的帐幕。
  • 传经:传授经典。
  • 高浪:指江中的波浪。
  • 西津:地名,指西津渡,位于江苏镇江。
  • 生烟:指山上的云雾。
  • 北固:山名,位于江苏镇江。
  • 江南:指润州,即今江苏镇江一带。
  • 书札:书信。
  • 鹤丘铭:可能指刻有铭文的石碑,鹤丘为地名。

翻译

讲学之地延请了陶渊明般的冯明府,现在已不再是封闭的学府。 他戴着葛巾,原本是漉酒的隐士,如今却坐在绛帐下传授经典。 西津渡口波涛汹涌,北固山上云雾缭绕。 江南的书信近在咫尺,希望能寄来刻有鹤丘铭文的佳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冯明府从隐逸生活转变为教书育人的场景,通过对比陶渊明的隐逸与冯明府的教书生涯,展现了冯明府的高尚品格和学识。诗中“高浪西津白,生烟北固青”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冯明府的敬仰之情。末句期待江南书信,寄托了对冯明府教书成果的期盼和对其人格的赞美。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