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鸣玉

碧云初敛画檐空,何处飞琼向晚风。 破霭声疏寒寂寂,步虚人迩夜匆匆。 烧残银烛寐不得,滴尽铜壶兴未穷。 清影依稀珠箔外,二三竿竹月明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檐前鸣玉:檐前风铃的声音,如同鸣响的玉石。
  • 飞琼:飞舞的雪花。
  • 破霭:穿透雾霭。
  • 步虚:道教中指神仙的行走,这里形容行走轻盈。
  • :近。
  • 烧残银烛:烧剩下的银色蜡烛。
  • 铜壶: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
  • 珠箔:珠帘。

翻译

碧云渐渐散去,画檐显得空旷,何处飘来的雪花在晚风中飞舞。 穿透雾霭的声音稀疏而寒冷,寂静无声,行走轻盈的人近在咫尺,夜色匆匆。 烧剩下的银色蜡烛让人无法入睡,时间滴答作响,兴致却未尽。 清冷的影子依稀可见于珠帘之外,两三竿竹子在明亮的月光中摇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寒冷的夜晚景象,通过“檐前鸣玉”、“飞琼”、“破霭”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烧残银烛寐不得,滴尽铜壶兴未穷”表达了诗人深夜难眠,思绪万千的状态。结尾的“清影依稀珠箔外,二三竿竹月明中”则以景结情,留下无限遐想。

赵完璧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