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 刘基
黍穗高低菊有华,廛居恰似野人家。 夕阳日向西墙过,只为微生换鬓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黍穗(shǔ suì):黍子的穗,一种粮食作物。
  • 廛居(chán jū):指城市中的住宅。
  • 鬓华(bìn huá):指头发花白,即白发。

翻译

黍子的穗子高高低低,菊花盛开,我在城市中的居所却像野外的农家一样。夕阳每天向西墙移动,只是为了换取我日渐花白的头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田园与城市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黍穗高低菊有华”一句,既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丰收,又暗含了季节的变迁。而“廛居恰似野人家”则巧妙地将城市与乡村的生活状态相提并论,透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夕阳日向西墙过,只为微生换鬓华”深刻地抒发了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哀愁,夕阳的西移象征着时间的无情,鬓发的花白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