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刘基
断肠花、巳随流水,青苔空锁深院。知人不似花重好,莫怪为花留恋。 花不管,任啼鸠悲鸣,霞锦成霜霰。水遥山远,泪滴翠绡寒。 满天风雨,寂寞送昼雁。 伤心事、纵是生来见惯,那堪芳岁先晚。孤云目尽苍梧野,留得竹枝歌怨。 帘莫捲,斜照里、荒烟白草愁何限,情长意短。虫响又黄昏,沈沈夜永,惟有月华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断肠花:指令人极度悲伤的花。
  • 啼鸠(tí jué):即杜鹃鸟,因其啼声悲切,常用来象征哀怨。
  • 霜霰(shuāng xiàn):霜和霰,指寒冷的天气。
  • 翠绡:绿色的丝织品,这里指泪水沾湿的巾帕。
  • 昼雁:指在白天飞翔的雁,象征离别。
  • 苍梧:地名,在今广西境内,这里泛指遥远的南方。
  • 竹枝歌:一种民间歌谣,多表达哀怨之情。
  • 沈沈:深沉的样子。

翻译

悲伤至极的花儿已随流水逝去,青苔覆盖的空荡院落中,只剩下深深的寂静。我知道人不如花那般美好,所以不要奇怪我为何对花如此留恋。花儿不会关心这些,任由杜鹃悲切地鸣叫,美丽的霞光也化作了寒冷的霜雪。水远山遥,我的泪水滴在冰冷的翠绡上。满天的风雨中,我孤独地送别白日里飞翔的雁群。

心中的伤痛,即使一生中已见过无数,也难以承受这美好的年华早早凋零。孤云望尽遥远的苍梧之地,只留下竹枝歌中的哀怨。不要卷起帘幕,夕阳斜照中,荒凉的烟雾和白草让人无限愁思,情感深长而意义短暂。虫鸣声中又是一个黄昏,深沉的夜晚漫长,唯有月光洒满大地。

赏析

这首作品以断肠花随流水逝去为引子,通过描绘深院青苔、悲鸣的啼鸠、远山遥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和无法挽回的哀愁。诗中“知人不似花重好”一句,既是对花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后文通过对风雨、寂寞、哀怨等情感的细腻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与哀伤。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